阿里業績喜人!隔夜,阿里巴巴發布二季度財報后美股大漲近8%,漲幅領銜一眾中概股,今日(11月18日)港股同步漲2.17%,與此同時,阿里再宣布一項150億美元回購計劃,為市場持續注入強心針,截至目前,阿里巴巴港股股價距離10月低點已反彈32%。
(相關資料圖)
機構如何解讀阿里巴巴最新財報?目標價應該看到多少?以下是業績拆解與機構觀點:
截至2022年9月30日的2023財年第二季度報告期內實現營收2071.76億元,同比增長3%。最為突出的業務增長來自本地生活服務,該業務實現營收為130.7億元,年增21%,主要由于高單價訂單的強勁增長,以及餓了么的平均訂單金額提升等。
同一期間,國際零售商業業務營收年增4%至157.5億元,主要受到雙11、世界杯、黑色星期五等多重海外消費旺季疊加的帶動,從9月份開始,速賣通平臺上的投影儀、電視機、“保暖八件套”等商品銷量快速增長。尤其在韓國市場,今年雙11期間速賣通成為當地下載量第一的購物軟件。
云業務營收年增4%,反映非互聯網行業的強勁營收增長;數位媒體及娛樂營收增長4%,主要由于阿里影業和優酷的營收增加,部分被線上游戲業務營收的下降所抵銷。
利潤方面,Non-GAAP下凈利潤則同比增長19%至338.20億元,經調整EBITA同比增長29%至361.64億元,從強勁利潤可反映出其成本控制策略見效。
此外,阿里巴巴董事會批準將股票回購計劃再追加150億美元,并將該計劃延長至2025財年結束。
截至2022年11月16日,公司已回購了約180億美元的股份。此外,公司已獲董事會授權將現有的股份回購計劃另外增加150億美元,并將有效期延長至2025年3月底前。同時,公司于11月17日發布公告稱將不會按原計劃在2022年底完成主要上市。
阿里巴巴最新評級如下:
麥格理發布研究報告稱,阿里截至9月底止第二財季業績好壞參半,核心業務收入表現疲軟,但經調整EBITA勝于市場預期16%。該行認為強勁利潤表現反映出成本控制策略見效。
其中,9月底止季度經調整后中國商業EBITA取得正增長(同比+6.4%),超出市場預期5個百分點,主因淘特、淘菜菜及盒馬鮮生等各業務虧損大幅減少。該行預計其12月底第三財季經調整EBITA將同比增長8%至486億元。
麥格理予阿里巴巴-SW“跑贏大市”評級,將2023-24財年每ADS盈測下調最多1%,目標價由135.6港元下調至134.6港元。
該行預計,阿里巴巴2QFY23經調整EBITA超市場預期主要得益于新業務減虧顯著。淘特、淘菜菜和盒馬調整EBITA虧損同比收窄49億元;餓了么客單價上升、獲客效率提升和履約成本優化帶動單位經濟模型(UE)在上個季度轉正后持續改善。
公司2QFY23收入同比增長3%至2072億元,略低于市場預期1%,主要系核心電商(CMR)表現略弱于市場預期;非通用準則歸母凈利潤343億元,高于市場預期17%,因降本增效超預期。
中金下調2023/24財年收入預測2%/3%,并將非通用會計準則歸母凈利潤預測調低2%/5%;將估值切換到FY2024財年,目標價137港元,有75%的上漲空間。
小摩預計阿里2023財年每股經調整盈利將同比跌9%,但至2024財年每股經調整盈利或恢復同比正增長42%,未來盈利將可復蘇,應可受惠于內地消費復蘇及進行成本優化。雖然內地今年第四季電子商務前景轉弱,但該行建議投資者應將眼光放遠,更多地關注2024財年前景。
小摩重申阿里巴巴-SW“增持”評級,預計2023-25財年每股經調整盈利復合增長率將達22%,目標價由130港元升至135港元。公司將股票回購計劃(延長至2025年3月底)增加150-400億美元,該行稱其目前估值具有吸引力,認為該股具有多重擴張潛在上行空間。
富瑞指,阿里巴巴上季總收入基本符合市場和該行預期,雖然CMR跌幅超出預期,但調整后EBITDA、盈利都較市場預期為佳。該行認為,阿里巴巴有巨大而活躍的用戶基礎,同時能提供大量不同產品選項,能成為復蘇核心,目前股價已計及短期內地疫情的影響,認為阿里巴巴三大策略支柱-用戶增長、全數化和云計算,依然穩固。
富瑞雖然下調阿里巴巴2023、24財年的收入盈測,但上調2024財年盈利,繼而上調目標價至218港元,反映該行看好天貓市占率可隨集團的消費者洞察和營銷能力而提高,而中小型城市繼續是阿里巴巴未來用戶擴張的重點。
花旗則指出,雖然收入和盈利都能勝預期,但CMR按年跌7%,明顯不及市場預期,代表內地電商業務增長不及市場預期,形容整體表現憂喜參半?;ㄆ祛A計,部分投資者或擔心CMR表現弱于預期,或對股價構成潛在下行壓力。
花旗提到,阿里云及國際零售業務增速符合預期,菜鳥和本地消費服務表現則好于預期。該行下調阿里巴巴目標價至1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