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特五力模型特別有用,但我們對它的重視程度可能還不夠。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就得從“行業分析”對我們做“財務分析”的重要性說起。
一、行業情況如何影響到利潤表?
你很想知道一家公司的盈利水平高不高,所以你會去分析公司的收入利潤和成本;但是實際上,一家公司的利潤水平首先是由行業利潤水平決定的,白酒行業的貴州茅臺天生就比賣黃金的老鳳祥毛利率高。
那么,決定行業利潤水平的因素是什么呢?答案就是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而波特五力模型就是分析行業競爭強度的重要模型。
它們之間的傳導關系如下圖所示:
①行業結構特征,決定了行業競爭力的強弱;
②行業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行業利潤率的高低;
③行業企業利潤率的高低,決定了企業利潤率的高低。
④企業利潤表的高低,反映在公司的利潤表上。
這就是從企業經營情況到財務數據的傳導機制,所以我們說財務數據是企業經營情況的反映。
二、行業分析是財務分析的一部分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認為,從長期看,一家公司的投資回報率基本上等于這家公司凈資產收益率的平均水平。這意味如果一家公司的凈資產收益率長期低于10%,甚至是負數,那么,我們買入這家公司獲得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也很難超過10%。因此,凈資產收益率起到了幫我們篩選股票的作用。
那些凈資產收益率長期低于10%甚至是負數的企業,它們能給股東帶來的長期投資回報率也很難超過10%,我們在篩選要研究的公司的時候,就可以把這些公司排除在外了;
相反,那些凈資產收益率連續10年大于15%的公司,不管它們估值是否合理是不是好的投資標的,至少有一點是肯定的——它們都有研究價值,可以幫我們避免在研究公司的路上走彎路。
如下圖所示:
行業特征以及企業在行業內的表現,最終會影響到某個財務數據,進而影響到凈資產收益率,影響長期投資回報率。行業分析本身就是財務分析的一部分,
上面這些內容都是今年在看行業分析的書時的體會和總結。最后以我看過的一段話結尾吧。
一個產業內部的競爭狀態取決于五種基本競爭作用力,這些作用力匯集起來決定著該產業的最終利潤潛力。我們要學會如何識別產業主要結構特征,這些特征決定了競爭作用力的強弱,進而決定了產業的利潤率。一個企業的競爭戰略目標在于使公司在產業內部處于最佳定位,保衛自己,抗擊五種競爭作用力,或根據自己的意愿來影響這五種竟爭作用力。
企業的競爭優勢歸根結底來源于企業為用戶服務所創造出來超過其成本的使用價值。決定企業盈利能力的首要是行業的產品供求結構。任何產業、任何行業其競爭規律都體現在波特模型中的五種競爭作用力:新進入者、替代品、供方、買方以及現有行業的競爭對手。
這五種競爭作用力綜合起來決定著某行業中企業投資收益率。這種綜合性的作用因產業不同行業不同而不同,并非所有行業都提供均等的特定盈利機會。因此,在辨識競爭對手時,有必要了解行業結構的組成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