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萬里
在2022年開年動員會上,榮盛發展董事長耿建明激情地表示,“熬過這個寒冬,就是春花爛漫....”
但對于8.6萬余名股東而言,大家不僅沒有迎來暖春,還踩雷了。
4月19日,榮盛發展開盤一字跌停,跌停板上賣單超42萬手。截至發文,該公司股價為3.94元,總市值為171.3億元。
導致股價閃崩的原因是一份公告。
4月18日晚,榮盛發展發布了2021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歸屬凈利潤虧損45億-60億,而此前預計盈利1億-1.5億。
該公司對此解釋稱,“依據各項目未來市場可參考售價計算可變現凈值,對存貨計提了跌價準備”。
在2020年之前,榮盛發展業績一直為盈利狀態。這意味著,該公司創下了2007年上市以來首虧紀錄。
在尺度股東群,投資者們非常憤怒。有用戶表示,“突然業績變臉,背后有啥貓膩?強烈要求監管徹查”、“耿建明,你要為股東負責”。
公開資料顯示,榮盛發展是河北地區第一家上市房企。2017年4月份,在雄安新區概念炒作下,該公司最高漲至13.45元,總市值一度突破580億元。
但之后,在多個因素影響下,其股價震蕩下行,于今年3月份最低跌至3.25元。當前股價與高點相比,累計跌幅達70.7%,總市值蒸發超400億元。
股價跌跌不休,除了中小投資者虧損慘重,實控人財富也遭遇縮水。
耿建明為公司現任董事長、實際控制人,目前合計持股股份為42.72%。從2017年至今,耿建明持股市值縮水超百億。
我們關注到,榮盛發展陷入了基本面惡化、資金緊張等困境。
基本面上,榮盛發展三大盈利能力指標全部處于下滑狀態。
從2018年至2020年期間,榮盛發展凈資產收益率從24.89%下降至15.97%,下降了8.92個百分點;毛利率從31.46下降至27.82%,下降了3.64個百分點;凈利率從14.68%下降至10.87%,下降了3.81個百分點。
今年2月下旬,有投資者在互動易上明確提問,“公司今年的銷售數據怎么沒有公布?以前這方面做的還是很好的”。
榮盛發展方面回應稱,“根據深交所有關規定,月度銷售簡報屬自愿披露范圍,請您持續關注公司公告”。字眼之間,可反映出部分信號。
資金緊張上,一組數據統計,2021年榮盛發展拒付的票據總筆數超過7600筆,拒付總金額超20億元。進入2022年后,該公司拒付票據筆數又超過500筆,拒付總金額超過2億元。
由于商票無法兌付,供應商拿不到錢,最終與榮盛發展翻臉。
此外,榮盛發展降價回收資金導致老業主維權、員工拿不到業績提成等一系列現象,這背后都反映出公司資金吃緊。
在今年2月8日,控股股東“榮盛控股”質押1億股公司股份,質押用途為償還債務。彼時,榮盛控股及其一致行動人累計質押及設定信托約為14.66億股,占其所持股份的53.18%。
業績突然變臉,大家怎樣看待榮盛發展?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