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快消
作者/李珂
【資料圖】
昨日美股盤前,知名瑞典燕麥奶制造商Oatly(中文名:噢麥力)發布了一份不如預期的財報,同時宣布裁員計劃。
財報顯示,2022年第三季度,Oatly營收同比增長7%至1.83億美元,低于華爾街共識2.11億美元;凈虧損則達到1.079億美元,低于去年同期凈損的4120萬美元;每股虧損0.07美元也不及分析師預期的每股虧損0.10美元。
報告期內,Oatly在零售和餐飲渠道的收入繼續增長:2022年和2021年第三季度,零售渠道分別占Oatly收入的57.7%和59.5%,餐飲渠道分別占36.5%和35.8%,而以電商銷售為主的其他渠道僅分別占5.8%和4.7%。值得注意的是,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亞洲市場,Oatly收入約63%來自餐飲服務渠道,電商貢獻顯著。
Oatly首席執行官Toni Petersson認為,第三季度財務業績低于預期主要是受亞洲疫情、美洲生產挑戰以及持續的外匯影響。他表示,為下一階段的增長做好準備,公司將通過更加集中的資源和資本配置,調整供應鏈網絡戰略并簡化組織結構,提高運營效率。
而據Oatly發言人在交流會上透露,Oatly將削減支出將執行裁員重組計畫,目標是每年節省2500萬美元成本。不過,他也強調:“與工會磋商完成前,有關裁員無法透露任何具體數字?!?/p>
受兩個利空消息的疊加影響,Oatly股價一天內暴跌逾12%。
公開信息顯示,Oatly成立于1990年,早年間在歐洲當地一直處于不溫不火的狀態。轉折從2012年CEO Toni Peterson上任后開始。Oatly迅速改變品牌策略,打“可持續”和“健康”關鍵詞,2013年至2014年在北歐地區進行了品牌認知重塑。到了2016年通過咖啡館,迅速搶占英美市場。
近年來,Oatly多次強調產品的“可持續發展”(sustainability),稱以燕麥產品取代牛奶,平均每公升可較牛奶減少約80%溫室氣體排放、減少79%土地使用量及60%能源消耗。
2021年5月,Oatly在那斯達克交易所上市,交易代號「OTLY」,當天收于20.20美元,較IPO發行價17美元大漲18.82%,表現相當搶眼。
今年上半年,Oatly實現整體收入3.44億美元,凈虧損1.59億美元。Oatly在財報中特別強調,亞洲地區的營收增長,中國市場電商渠道貢獻顯著。
不過,在中國市場,Oatly開創的產品和品牌路徑,正在被越來越多的后來者復制,而國內植物蛋白飲品多元競爭的格局正在快速形成。同時,植物奶對資本的吸引力正在減弱。2021年末,植物蛋白飲料特別是燕麥奶賽道突然銷聲匿跡——到2022年,新消費賽道領域的融資事件數量開始出現明顯減少。
彼時,Oatly預計,2022年下半年公司生產設施的持續增加以及美國的定價行動將進一步推動毛利率的擴大。截至年底,全年收入或在8億-8.3億美元,同比增長24%-29%。Oatly還表示,鑒于當前的運營環境,公司正在逐步擴大其生產,年底生產能力約為9億升成品。
不過,在三季報中,Oatly重新預計2022全年營收為7億-7.2億美元,較此前公布的預期下調不少,原因包括通貨膨脹、升息、消費者行為變化以及匯損沖擊。
從公司最新的盈利情況及經營狀況來看,Oatly并不像外表看到的那般光鮮亮麗,這一點也很誠實地體現在了投資人的情緒上。而在全球范圍內,隨著綠色飲食觀念的“退燒”,Oatly或將繼續面臨失寵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