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年1月份向遞交了《證券公司設立審批》材料并獲受理后,近期,法國巴黎銀行向監管層遞交的《基金托管人資格核準》相關材料也已于7月19日獲接收。
在此之前,外資銀行申設基金托管業務已“空窗”長達兩年,最后一家申報外資行為德意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
該行所遞交材料于2020年4月獲受理,并于2020年12月獲下發基金托管牌照,成為繼渣打銀行、花旗銀行之后,第三家有此牌照的外資銀行。
公開資料顯示,法國巴黎銀行集團為歐洲知名金融機構,目前在中國擁有近500名員工,并通過持股南京銀行和海富通基金在境內開展相關銀行及基金業務。
此前于今年1月份,法國巴黎銀行曾遞交境內申設證券子公司申請并獲受理,由此也使其成為年內首家謀求境內券商牌照并獲得進展的外資機構。
與此同時,伴隨此次法國巴黎銀行申設該業務資格,2022年申設基金托管業務的機構已達3家,此前兩家分別為東興證券和湘財證券;而年內已獲批復的機構也已有三家,分別為蘇州銀行、南京證券和東方財富證券。
公開資料顯示,基金托管業務主要為對外開展安全保管基金財產、辦理清算交割、復核審查凈值信息以及開展投資監督等托管業務。基金托管費則是持牌機構開展相關業務的主要收入來源,采取逐日計提、按月支付的方式。
此前,民生證券發布的研報曾提到,基金托管近300億市場,銀行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截至目前,業內基金托管牌照共有58張,其中銀行、券商各有29張。
根據Wind數據,2021年基金托管資產25.2萬億元,托管費用合計289億元,同比增長44%。若按照費用結構看,銀行系收取的托管費用達到285.6億元,其中工行、建行、中行,托管費用收入分別為51.5、45.8、33.9億元,3家機構的托管費率基本在0.15%左右;而券商收取托管費用加總僅為3.8億元,其中國泰君安、招商證券、廣發證券分列前三,費率平均在0.08%左右。(鄒文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