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5日人民銀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MLF操作中標利率維持在2.85%,維持不變。我們點評如下:
一、 如何理解MLF利率沒有“如期”下調?
隨著2月金融數據的公布,市場對于央行下調MLF利率有較高期待。我們認為本次MLF利率維持穩定符合目前的宏觀環境。2月以來珠三角及長三角等重要經濟帶先后暴發疫情,不僅消費將再度受到掣肘,對基建、地產施工也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此外,美聯儲加息、縮表在即或將對國內政策形成干擾,近期北上資金持續流動就表明俄烏局勢對國內流動性環境也產生了擾動。謀定而后動,在內外局勢皆存變數的前提下,我們認為此時穩增長政策發力的性價比不高。此外,在宏觀經濟中有“逆風”的概念,也就是說經濟主體因資產負債表受損、資源配置不當等原因出現了資產負債表擴張能力下降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央行下調政策利率的邊際效用在遞減。我國居民部門很可能已經出現了 “逆風”的影響,其資產負債表因為疫情不確定性的影響、收入增長放緩、持有資產價格下跌(房價下跌)等影響擴張意愿下降。近期包括離岸人民幣匯率波動、北向資金外流等因素也對國內金融市場有所擾動,央行此時沒有做寬貨幣操作,也有維持預期穩定的意味。
二、貨幣政策工具箱充足,但目前市場的核心焦點并不在貨幣政策如果考慮權益市場,我們在近期的報告《A 股的邏輯及后續的三種可能》
提到,光庭信息(301221):深耕汽車電子軟件 打造超級軟件工場光庭信息(301221):深耕汽車電子軟件 打造超級軟件工場我們認為需對權益市場持謹慎態度。3 月以來市場快速調整,近期疫情的影響、俄烏沖突的不確定性以及海外金融市場可能的流動性沖擊成為市場參與者關注的焦點。
回到國內經濟基本面及本輪的穩增長政策,我們曾用“寬信用不至,寬貨幣不止”來概括今年的貨幣政策。其特征是總量型政策為穩增長保駕護航,一旦經濟增長數據出現不及預期的苗頭,全面降息等貨幣政策仍可期待。
在今天同時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經濟基本面回暖明顯,市場的悲觀預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修復。假如后續基本面出現回落,央行依然會動用包括總量及結構的貨幣政策工具為穩增長保駕護航。而且,從政策的效果來看,我們認為在本輪疫情有所降溫后,貨幣政策再發力的性價比會更高。
此外,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動蕩。在悲觀情形下,俄烏局勢失控,歐美制裁持續,全球可能出現流動性危機。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我們預計央行將與全球央行一道快速降息,加大流動性投放,維護金融穩定。
風險提示:經濟基本面變化超預期;貨幣政策超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