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A股低開,午后加速跳水。52只券商概念股中有46只收跌,其中9只個股跌幅超過2%。
4月12日晚,“券商龍頭”中信證券首發今年一季度業績快報,營收同比有所下滑,歸母凈利潤同比微增。今日該股股價伴隨著大盤下行而走低,最后收跌1.9%報20.7元/股。
有機構觀點認為,中信證券一季度營業收入的下降或與大宗商業交易等利潤率較低的收入下降有關。
一季度營收下滑
“券商一哥”中信證券2022年第一季度業績快報顯示,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52.16億元,同比下降7.2%;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2.29億元,同比增長1.24%。今年一季度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預計為2.26%,同比減少0.55個百分點。
截至2022年3月31日,中信證券資產總額為1.36萬億元,同比增長6.53%;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每股凈資產為16.49元/股,同比增加1.92%。
對于業績表現,國泰君安非銀分析團隊分析認為,一是因為公司金融資產擴表主要來自于以衍生品為代表的客需型業務而非方向型業務,因此受市場調整的影響相對更??;二是由于2021年一季度,公司業績的基數尤其是投資業務收入相對較低。推斷中信證券一季度營業收入的下降與大宗商業交易等利潤率較低的收入下降有關。“2022年一季度,預計中信證券將為傳統券商中唯一實現歸母凈利潤正增長的券商”。
光大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預計自營收入和杠桿降低是中信證券營收下降的主要原因。第一,從2021年收入結構來看,公司經紀、投資、投行、資管、其它收入占比分別為24%、24%、10%、18%、24%,占比較為均衡。預計公司經紀業務和投行業務受A股調整影響較小,一季度收入小幅下滑主要受自營投資收益下滑的影響,同時預計公司毛利率提升以及資產質量轉好使得公司凈利維持正增長。第二,中信證券2022年一季度杠桿率為5.57(總資產/歸母凈資產口徑)較2021年同期下降,預計杠桿率的下降主要由于自營規模和客戶兩融規模增速下降。此外,2022年一季度受市場行情調整影響,預計公司投資類業務收入同比下降。但是同時受市場沖擊影響預計機構投資人的對沖需求增加,利好公司的代客衍生品業務快速發展。
股價持續走低
股價表現方面,今年一季度A股整體呈現走低態勢,3月下旬還經歷史詩級的普遍大跌行情,投資者的投資收益明顯受到沖擊。
在整體市場低迷狀態下,券商概念股低迷,券商概念指數年內跌幅超過17%。當前市值超過1000億元的券商概念個股共計11只,年內股價均表現不佳,累計跌幅不一。
而從近期披露的2021年業績表現來看,券商機構整體業績平穩增長,總體為股價與業績表現背離狀況。其中,中信證券去年實現營收765.24億元,同比增加40.71%;歸母凈利潤約為231億元,同比增逾55%。
中信證券年內股價也低迷,在2月11日股價一度漲至逾26元/股,之后開始持續下跌,在3月16日一度跌至新低19.38元/股,2月14日至3月16日的23個交易日期間累計跌幅近19%。至今呈現震蕩低迷態勢。
股價持續走低下,中信證券估值也不斷回調,最新市盈率(TTM)為13.28倍。業內人士表示,其估值具備吸引力,但是后期股價表現仍跟大盤走勢,及自身業績表現掛鉤。
記者 朱燈花